2023-06-19 15:19:09
本周A股出现了冲高回落,后4个交易日是4连跌走势。从大盘技术形态上看,直接从5日线之上的强势区,回落到60日线之下的弱势区。
可能在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心里,现在最担心的是大盘如果继续下行,就会打破此前的震荡格局转入下行通道。不过在旌阳看来,虽然大盘走势并不乐观,但还有一件比大盘有转弱风险更严重的事情可能即将会发生!这点急需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!
据旌阳“A股猛料”资金监测,本周后4个交易日在大盘震荡走弱时,机构席位买盘出现了大幅萎缩,从之前的超强区间回落了两个台阶直接转入弱势区!以旌阳长期跟踪机构席位调仓的经验来看,主力机构交投活跃度下降,对我们普通散户带来伤害巨大,绝对不亚于大盘趋势下行!
在《3月29日收评:本周内大盘必做方向选择?A股将由此进入恒纪元!》一文中,旌阳曾给大家介绍过过去一年来主力机构的交投活跃期。在这篇文章中,旌阳将《三体》小说中的“恒纪元”和“乱纪元”概念引入到了A股市场中来。在恒纪元中,地球围绕一个太阳规律运动,此时气候宜人,适合文明发展;在乱纪元中,地球无规律运动,偏离太阳轨道,甚至会撞向太阳,造成文明毁灭。
而在A股市场中,当内资机构交投十分活跃时,就是我们的恒纪元。此时整个市场中有非常明确的投资主线,我们在操盘时,只要围绕主线热点操作就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超过同期大盘的走势。反之,当内资机构交投十分清淡时,就是我们的乱纪元,此时整个市场中没有明确的投资主线,盘面上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热点快速轮动,今天你涨明天我涨,没有几个板块可以持续走强几天。在这种情况下,除非极为精准的踩中市场节奏,否则无论大盘怎么走,散户的赚钱难度都不小。
从过去一年来的情况上看,去年的6-8月、9-10月,以及今年的3月10日至今,内资机构席位的买盘都非常活跃。在这3段“恒纪元”中,A股市场也有着对应的明确投资主线:去年6-8月里,以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为首的高景气赛道股走出了一轮凶悍的中期主升浪,不少个股都在这轮行情里翻倍;去年的9-10月里,市场主线围绕疫情展开,医药股担当主角,数字经济主题崭露头角,信创也在这个时间段走上前台;今年的3月10日至今,AI为首的科技股是行情的核心主线,整个主题不断向纵深发酵,多个分支都有不俗的表现。
除了这几段时间外,据旌阳观察,机构买盘一直都非常的清淡,造成整个市场热点混乱,每个板块的持续性都不强。我们普通散户最怕的那种热点一日游行情,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这个时间周期中。
由于机构买盘的活跃期和清淡期界限分明,且都能持续一段时间,所以一旦机构买盘出现降温趋势,也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大家的日子恐怕都不会太好过。而需要指出的是,机构买盘降温或升温,与大盘涨跌没有直接关系。因此,即便大盘不转弱,大家的操作难度也不会小;而一旦大盘同期走弱,操作难度就会上升几个台阶!
接下来,我们具体来看看3月10日至今,主力机构的交投状况!
如上图所示,今年3月10日之前,机构总体买盘低迷,不少时间都处于冰点区;3月10日之后,机构买盘慢慢开始活跃,并逐渐稳定在强势区中;4月10日之后,机构买盘进一步放大,其中4月10日、4月27日、5月8日的机构买盘已经达到超强水平;5月9日之后的4个交易日,机构买盘断崖式萎缩,5月9日和5月12日买盘均已回落至弱势区。
结合这段时间的大盘走势来看,3月10日到3月30日,大盘处于均线束内窄幅震荡,波动非常小,为机构资金跑步入场提供了契机;4月大盘震荡加剧,4月18日到4月26日的一轮急跌,但机构买盘不降反升,表明这轮震荡并未对机构持仓信心造成冲击,因此之后也有快速反抽;5月8日大盘创出阶段新高后开始回调,此时机构持仓信心出现动摇。
再结合这段时间的市场热点来看,今年AI主题是在2月慢慢升温的,在3月进入了阶段高潮,ChatGPT、算力等第一梯队核心分支在这段时间里霸屏涨幅榜。不得不说,AI主题3月大爆发正是机构资金加码追涨的结果。4月之后,AI主题出现内部轮动,ChatGPT和算力转弱,文化传媒、游戏、影视院线等AI应用升温,这些新方向同样是机构拉升的杰作。不过在4月20日之后,文化传媒等AI第二梯队筹码也出现了松动,这个时候机构买盘仍然较大并非单边加仓AI所致,而是因为机构资金在寻求新的突破方向,在此期间,机构试探性加仓过医药、中特估和新能源汽车。
然而可惜的是,机构资金虽有单日密集加仓动作,但之后延续性并不强。也就是说,在机构投资者眼中,这几个新方向无法取代AI的地位,恐怕难成市场新主线。或许正是因为AI筹码松动,而新方向并不坚挺,所以机构开始有撤离的打算。
说实话,市场整体交投活跃度因AI降温而降温,这也是旌阳最担忧的事情。因为去年的几次机构买盘萎缩,都与当时的主线热点退潮有直接联系。
那么接下来,我们普通散户又该怎样应对呢?
在旌阳看来,近期我们有两件事要做:其一,观察大盘运行趋势,是否有转弱的风险;其二,观察每天机构席位的买盘总量与加减仓方向,总量保持稳定还是继续降低,有没有集中加仓的板块出现,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几个新方向,有没有被机构继续加仓。
做这两件事的最终目的也有两点:一是根据大盘运行趋势和机构买盘总量调仓我们的总仓位;二是根据机构加减仓方向,调整我们的板块仓位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