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4-23 10:52:58
对面防务部门表示,已经发现了66架次五种军机起飞巡逻,包括歼11,歼16,苏30,运8和轰6等军机。但是媒体报道,实际上,起飞的是六种军机,还有一种军机就是对面的美制雷达都没有发现,那就是歼20隐身战机。
脉冲体制的雷达是依靠周期性发射电磁波,并接收回波信号来实现探测目标。当多普勒效应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雷达滤波器将无法正确的识别回波,从而把目标回波作为杂波过滤掉。
隐形战机并不是真的看不见或者是物理上的绝对隐身,而是通过运用多种隐形技术,降低了飞行时的信号和可探测性。这样就不容易被雷达发现、识别和跟踪,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。甚至就是飞机座舱也采用黄金座舱,就是每块玻璃上面都有金属镀膜,这样可以吸收和截断雷达波,从而实现座舱的隐身效果。
虽然米波雷达可以发现隐身战机,但是,米波雷达存在很大的缺陷,例如无法准确测高,受地面的多路径效应影响十分严重,导致雷达探测空域覆盖严重不连续。
因此使用普通米波雷达探测隐身战机就会出现有时候能看见,有时候又不能看见。加上普通米波雷达的测角精度十分低下,无法测高,所以无法直接用于引导进行火控攻击或是战机截击。
在相同的电磁环境、干扰压制、武器装备、信息支援的条件下,其他力量完全没办法与隐身展开空战,因为隐身战斗机并不是只有隐身那么简单。
比如在以空制海,或者以控制陆的战斗当中。一般情况下,战机打击军舰都是超低空突防,以30米高度飞行到距离军舰几十公里的位置,突然拉高进行雷达搜索,在锁定目标以后迅速发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。
这种对打对于飞机来说是非常合算的,因为,飞机还能躲,军舰只能靠防。如果是对地攻击,地面还有各种山地丘陵和城市建筑物到处都是雷达盲区,杂波还很多。
如果,隐身战机发挥自己的大型先进相控阵雷达优势在8000米高空隐蔽飞行,就可以直接指挥普通战机进行低空突防。这样隐身战机就成为了一种在高空飞行的雷达站和指挥所,可以随时将情报通过数据链传输给其他战机。
那么,其他执行突防任务的战机就可以全程静默,进行超低空突防甚至都不需要在最后时刻拉升探测。只需要接收隐身战机传输的数据就可以,到位置以后,大批战机就直接发射导弹,发射完成以后掉头就走。
因此在有了隐身战机以后,就是普通战机的威力也会成倍增长。特别是现在,对面的美制雷达根本无法发现歼20隐身战机。
同时,隐身战机的对地压制能力是常规战机的6倍,同时电子战能力是老式干扰机的10倍,可以对任何雷达侦察系统进行电子压制。普通远程雷达不具备锁定隐身战机的能力。最多只能短暂锁定,数据无法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攻击。
如果对方是探测距离200公里的雷达,那么想要发现歼20隐身战机,最远也只有几十公里,早已进入射程上百公里的反辐射导弹射程之内了。反辐射导弹就是打这种先进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武器。
在隐形战斗机渗透先进对手的防空网络时,还可以进行电磁压制,将极大削弱对手的防御能力。如果没有能力发现歼20隐身战机,那对面恐怕又得“夜不能寐”了。